《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笔记(纯干货)
该书是一位加拿大学习达人斯科特.扬的著作。此人小小年纪,却自创了一套学习理论和方法。他自己号称每周读一本书、每周写7000字文章、同时还不耽误大学课程以及运动、社交、游戏、旅游等种种对生活的享受。他曾经10天拿下线性代数,12个月内自学完成麻省理工学院4年计算机本科共33门课程……
本人读了他的书,感觉还是颇有收获的。他的理论和方法的确很有启发意义,特别对我现在时间少但想学的东西多的情况很有针对性,教了我整体性学习的理念和许多高效率学习的实用技术。因此我认认真真地做了读书笔记。不敢自专,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希望能使更多的人受到启发:)
(本来还画了一张该书的思维导图,但画得太难看,就不献丑了)
第一部分 整体性学习的基本感念
该书提出了一个“整体性学习”的概念。所谓“整体性学习”就是“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 “学习就像编织一张大网,你创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越多,你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也就是说,“整体性学习”不是把知识分割为一个个不相联系、需要单独机械记忆的知识点,而是把各个知识点看成相互联系的大网,通过建立、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知识的结构,而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
1.1“整体性学习”的三大概念:结构、模型、高速公路。
关于结构:
结构就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假如你打算学习C++语言编程,你可能已经有了C++语言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含你所知道的所有C++语言知识,是有关C++语言各种知识及其联系的总和。
结构就好像你思想中的一座城市,在城市中有很多建筑物,建筑物之间有道路相连,有些建筑高大而且重要,与城市中的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建筑,则只有少数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通。
越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顺畅,建筑就越是宏伟、壮丽、簇新,城市也就越是发达。也就是说只有建立了越多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你某一方面的知识结构就越是巩固、完善,你对该方面的知识也就掌握得越好。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就是建造一座设计良好的城市。所以建立知识结构时,你的目标就是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聪明的人会很自然地这么做,每学习一个新概念,都会自动地与其他知识相联系。
关于模型:
假如说结构是整体性学习的门户,那么模型就是开门的钥匙,模型是简化的结构,它是结构的快照,更为简单和更易储存。模型对于快速学习新概念至关重要。
模型有很多种形式,但是目标总是同样的:那就是压缩信息。通过将一些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创建一个模型。模型对于你开始构建一个结构或是在当前结构上添加内容非常重要。
模型就像是结构的种子,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识最核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引伸出全部的知识。
成熟结构是构建模型的最好资源。所谓成熟结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知识、经验。包括感知结构:通过我们的感官(图像、声音和情感等)而产生的直观的知识、经验;关系结构:通过故事、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知识、经验;基础数学结构:自己熟知的基本的数学结构,可以用来简化所要学习知识中的各种关系。
关于高速公路
结构里有很多路将建筑连接在一起,拥有数百条城市内部的公路当然很有用,但是光有内部的路并不足以发挥具有整体性大脑的真实力量。因此,你需要增加的是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即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
高速公路作为参照物可以连接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假如你正在阅读生物学课本,又与学过的商业发展史课程相比较、相联系,这就建立了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能激发创造力。“跳出盒子”之外思考最恰当地描述了那些在结构之外思考的人们。高速公路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以不曾想过的方式将常人眼里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联系在一起思考,这就是创造。利用高速公路可以在专业交叉的领域建立起新的结构。
作者在书中建议:可以用自身最熟悉的知识结构(如日常生活经验,自己最擅长的学科等)与要学习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高速公路),引用熟悉的知识结构建立最初的模型(即后文提到的比喻法、内在法等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快速掌握知识。
1.2 整体性学习的五个步骤
作者提出了整体性学习的五个步骤:(1)获取 (2)理解 (3)拓展 (4)纠错 (5)应用。还有一个测试步骤是伴随上述每一步的。测试就是观察以上五个步骤做得好不好,严格的测试能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1)获取获取就是信息进入你的眼睛和耳朵,阅读、课堂上记笔记以及个人的种种经历都是获取。获取阶段的目标是获取的信息要准确,信息量要尽量压缩。
(2)理解理解就是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联系,这是学习的最基本联系。
(3)拓展拓展阶段是整体性学习中最花力气的地方,这一步将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结构。
(4)纠错纠错阶段是在模型和高速公路中寻找错误,这个阶段要删除那些无效的联系。
(5)应用应用把纠错带入最后的水平,通过比较(知识)信息是如何在现实中运行的来进行调整,如果理解不符合现实世界,那么再多也无用。在这一步中失败的典型例子就是书呆子,即那些读书读得很好但是出了学校大门却茫然不知所措的家伙。
(6)测试上述阶段的每一步都需要测试,测试有助于你迅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你改进学习技术,克服缺点。
五个步骤各自的要点
获取阶段
获取信息时有三个主要目标: (1)简化 (2)容量 (3)速度
简化表示在获取的信息中将无用的东西尽量删除,只有那些对你形成模型非常有帮助的例子才需要认真学习。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掌握,就大胆地跳过它。
明白了信息的简化之后,你就应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只读一句话当然没有读完一页理解得透彻,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一年读100本书总是比一年读两三本书知道得多。
获取信息的最后一个目标是速度,30分钟读完一本书比一小时读完效率要高。速度看起来与容量和简化相反,读得越快,漏掉的信息就越多,信息获取也越差。 好的阅读和听讲方法能使获取阶段大为改善,大多数人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理解阶段
整体性学习过程对信息的理解有三个层次,层次越高,对信息的理解越深入。首先是理解阶段,其次是拓展阶段,最后是应用阶段。
在理解阶段,你只是理解了信息的表面意思。举个例子,比如你正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公式,至少你要知道公式里每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然后才有可能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如果你重复使用公式的次数足够多,就有可能记住它。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仅仅是理解阶段的学习。
如果你不能立即理解某段话,并不代表你的学习不具有整体性。我的建议是当你遇到比较难的课程时,首先尝试将其分解为更小的问题、缩小范围,搞清楚你真正不能理解的地方,你才可以深入阅读,跨过障碍
拓展阶段
拓展才是整体性学习的真正开始。之前你对信息的字面意思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现在你可以将这个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了,在这个阶段要应用模型来简化和扩展你的结构,同时也要拓展对信息的理解,包括信息的由来(问为什么?)以及与其他信息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一名整体性学习者对前面提到的公式会怎么做?先去获取,然后理解公式本来的意思,接着开始拓展它。他会问:公式是怎么来的?公式中的每个成分代表的真实含义 是什么?公式中的什么成分可以做些改变?这种改变会导致结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其他公式与这个公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拓展有三种主要方式:深度拓展、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深度拓展需要在信息内部创造联系。不是仅仅理解一个结论就结束了,要进一步理解结论之前的试验,试验是怎么做的?是谁做的?怎么想起来做的?如此这般之后,结论就建立在与其他相关知识联系的基础之上。(深度拓展就是在这门知识的内部建立联系:搞清楚这个知识点的背景,在知识内部是什么位置,与其他知识点有什么关系)
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建立模型,在模型与原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如将发生在古希腊的一件事与另一件发生在古代中国的事情联系起来。(横向拓展就是把这门知识和其他相关的知识相联系起来)
纵向拓展知识都遵循一定的模式,同样的模式在其他知识中也会见到,你能将一个公式与一个自然事件相联系吗?比如水的流动或是驾驶汽车?如果这个发现与一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你能发现什么类似之处吗?想想看地震的预测与八国联军事件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纵向拓展有相当的难度,也是最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其速度要比深度拓展中探究知识的背景快得多。纵向拓展是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希望读者仔细体会)。比喻法和内在化是进行纵向拓展的最好方法。(纵向拓展就是把知识与其他不相干的(但在某些方面的模式类似),但自己熟悉的经验、知识(通过比喻法、内在法)联系起来,以便于记忆、掌握)
纵向拓展要求在结构间建立高速通道,它有益于创造性思考,赋予你神奇的力量,帮助你理解知识。(纵向拓展就是前面特别强调的比喻法,也是本书的核心,整体性学习的核心。深度拓展和横向拓展虽然没有比喻法快捷、简单,却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拓展。──译者注)
纠错阶段
学习不可能不犯错误。错误的联系可能导致错误的理解。你以为理解正确,实际上是从错误的联系推导而来。比如,用生物进化作为模型来模拟公司的演变,(这是比喻法,是一种纵向拓展,它在生物进化和公司的演变之间建立了高速公路。──译者注)这是个很有用的比喻。不过正因为是比喻,也存在不够精确的问题。自然选择经过数千代的复制,错误发生率相对较低,而公司经过几代就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不可避免地出现 较高的错误发生率。除非你明白比喻的局限,否则就会推理出错误的结果。
纠错可以看作在整体性知识网络中做修剪工作,添加一些特殊的例子,删除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联系,这不是一个完美的过程,修剪工作是必要的。 纠错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阅读那些与你观点相反的书籍,以及把结论放入现实世界中看看等方法。
纠错的最终途径就是实践,
理论运用到现实世界中的过程既是练习的过程也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新的途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是整体性学习的最后环节,也是最终目的。
测试阶段
无论五个阶段中的哪一个都需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要确定你对知识的理解到了什么层次?以下是你需要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获取阶段的测试──我以前看过或听过这个知识吗? ?理解阶段的测试──我 理解知识的含义吗?(至少是字面上的意思。) ?拓展阶段的测试──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系吗? ?纠错阶段的测试──我删除了那些不恰当 的联系吗?我删除了那些错误结论吗? ?应用阶段的测试──我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了吗?
对五个阶段不能迷信、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特点来使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找出五个步骤中的薄弱环节
整体性学习中,你最薄弱的环节是哪一个?明确弱点何在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更广义地讲,你要找出自己的毛病总是出在哪里?
获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下面两种。 (1)阅读和听讲速度慢。 (2)需要反复阅读。 原因有以下几点: (1)阅读/学习习惯不好。容易分心,不能持久阅读,没有掌握第二部分中介绍的那些阅读方法,导致阅读花费的时间长或者一个材料要反复阅读几遍。 (2)不好的记笔记习惯。笔记记得太多或太少,记得太多 会没有时间思考,笔记记得太少或者记得不对更不行,如果信息丢失或者信息错误还谈什么获取? (3)不理解基本名词和语法。如果读的是外文书,相信除非你 外文功底深厚,否则一定会错误百出。假如对所学专业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那么读书也是一头雾水,毫无所获。 解决获取缺陷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学习、阅读和 记笔记的习惯
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时,你可以放慢阅读速度,寻找不同的说法。
拓展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灵活性,不能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纠错阶段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错误联系太多。
应用阶段的问题就是不能在真实世界很好地运用知识。
1.3 五类信息及其处理技术
? 随意信息 ?观点信息 ?过程信息 ?具体信息 ?抽象信息 这五类信息基本上涵盖了学校里的课程和实际生活中能遇到的所有信息类型。有些信息介于两种类型之间,比如物理学游走于抽象信息和具体信息之间,生物学则可能既有随意信息又有具体信息。实际上,大多数学科都是上述各种信息的组合,不过是比例不同。
随意信息
随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或规则,它们缺少逻辑分类、需要死记硬背。
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 对待这种信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假如存在某种逻辑关系,那么尽量去发现它,否则记忆和使用信息的工作会更加困难。
如果这样做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方法。?联想法 ?挂钩法 ?压缩法
观点信息
观点信息是存在争论的信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哪一个更优秀?这就是观点,观点信息在论文中很常见,关于这类信息,大家的意见不一致,而当你需要做决定时却非常重要。
对于观点信息,最大的难点在于获取阶段。你需要检查大量的信息以寻找其中的模式,而不是去记忆具体的细节。速读技巧对于收集信息非常重要。图表法对于观点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它能帮助你在阅读以后提取出关键思想。
过程信息
过程信息是教导你怎么行动的信息,是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的信息。比如,讲述如何游泳的知识,编写一段电脑程序,建造一所房子以及设计一个模型都依赖于过程信息。学习这类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反复去做。不过,建立正确的背景概念对于节约时间也同样关键。
大多数过程信息都依赖于正确的模型,通过练习可以慢慢形成一个结构,如果有正确的模型则可以提高学习速度,以下是一些可以改进模型的技术:?内在化 ?比喻法 ?图表法 ?模型纠错。
过程信息的最大难点是需要实际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
具体信息
具体信息是那些在实际中可以观察到、听到、触到的信息,比如医学上的视、触、叩、听得到的信息就是具体信息,不过实际上,大多数信息都介于抽象和具体之间。
本书第二部分列出的大多数技巧都可以用于具体信息。内在化有助于将信息与多个感官相联系,
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数学、物理、心理学、计算机和化学主要涉及的是抽象信息。量子物理学和微积分中有大量抽象的信息,不容易马上想象出图像来。
抽象信息与随意信息正好相反。抽象信息非常难以理解,但是逻辑性很强,学习时好比潜入深海的探索,随意信息则非常浅显,但是逻辑性差。
在处理抽象信息时,你需要将之移到具体的层次。整体性学习者一般会抛弃课程中的随意信息,因此他们比一般人理解得更好,后者往往不愿意尝试理解复杂的知识。内在化和比喻法对于将复杂知识简化至关重要,模型纠错也很重要,因为一开始建立的模型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
对抽象信息来说,理解和拓展阶段显得难以忍受。假如你感到理解困难,可以降低接受信息的速度,将前面的信息深入仔细地探究。这种知识的特点是一环接着一环,所以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在学习抽象信息时,整体性学习优势明显。通过将信息转化为更容易想象成图像的形式,你可以为知识建立广泛的联系。内化和比喻法是两种主要的办法。
知识结构也有强弱之分,如有可能,应当尽量使用强结构。(何谓强结构:知识联系越多就越强,越是熟悉/熟练掌握的经验/知识,知识与其建立起联系后结构就能越强)
整体性学习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知识只有获得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才是真正的知识。只要你用心发现,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有实际价值,如果能发现知识在你生活中的价值,知识就与你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可能比第二部分要介绍的所有技术都更加有效。
第二部分? 整体性学习的具体技术
技术一览:A)获取知识 1)快速阅读 2)笔记流 B)联系观点 1)比喻 2)内在化 3)图表法 C)随意信息的处理 1)联想法 2)挂钩法 3)信息压缩技术 D)知识扩展 1)实际应用 2)模型纠错 3)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2.1 获取知识的技术
快速阅读:三种主要的方法。 (1)指读法 (2)练习阅读法 (3)积极阅读法
指读法:用指头指着文字快速扫读
练习阅读法:定时定量练习快速阅读
积极阅读法:开始积极阅读时,准备好要读的书和笔记本,在笔记本上写下每章的标题和亚标题,每读完一小部分时(指读法),在笔记本上记一些笔记。 进行积极阅读时你需要 记下: (1)这一节中主要观点是什么? (2)我怎样才能记住主要观点? (3)我要怎样将主要观点拓展开以及应用它。 第一个问题仅仅促使你完整地获 取信息;第二个问题迫使你对信息进行联系、视觉化和比喻法;第三个问题要求你将信息应用在不同的情境中。这三个问题迫使你将每个知识点都要经过整体性学习 里的理解、拓展和应用三个阶段。
我感觉积极阅读法最重要。关键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就建立知识结构(掌握本书知识的逻辑结构,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笔记流:使用笔记流时,首先写下最主要的观点,尽量用很短的单词来替换完整的句子,这可能会降低可读性,但是提高了上课时的学习效率。事实、日期、细节和描写要尽量 减少单词量,不要写冗长的段落。 一旦你写下了一个观点,下一步就是在这个观点和其他观点之间画上一些箭头,观点不是建立成金字塔式的结构,而是呈现出相 互关联的关系,这个过程与实际的整体性学习策略类似,观点连在一张网中。 我把笔记流当作一种工具,以更好地使用其他的学习技术。比喻法、图表法以及信息 压缩技术都可以与笔记流相结合,通过笔记流,你可以写下各种主要的观点,也可以将观点与图像、图表以及其他主题相联系。
然而,在信息太多来不及记录的情况下,评注流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写下最关键的信息,然后在信息之间加入联系。假如老师讲了十几个需要记下的公式,首先写下 所有的公式,然后在老师举例子和讲授公式如何应用时,给公式加上各种各样的联系。 关键信息的识别 记好笔记流的一个关键能力是知道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 是老师教的核心内容。假如你平均记录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那你所做的工作就是实录而非思考。 我做笔记流时,删减掉很多信息,重点记录联系和按照我理解的方式给信息分类
2.2 联系观点的技术
划分困难信息与关键信息:我的做法是将要处理的知识分为两类,有选择地应用这些方法。 (1)困难信息。 (2)关键信息。
困难信息可能是一系列日期,或者是一系列步骤。步骤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困难信息可能是抽象信息、随意信息,在这些情况下,应用联想法可以使知识记得牢。(困难信息是没有逻辑关系的信息,运用联想法)
关键信息就像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它构成了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一个初学矩阵的学生会发现行列式和行化简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问题。如果这两点理解不好,后面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知识更不可能学好了。(关键信息是核心知识点,综合运用比喻法、内在法、图表法等各种方法)
比喻法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比喻在文学中主要提供视觉上的相似,而在整体性学习中联系的是类似的过程:事件或者信息的顺序。(其实比喻法不必拘泥于二者有多么相似,只要有一点相似,不管是视觉、听觉、触觉还是直觉,也不管是原理、目 的还是过程,都可以拿来比喻,比喻法也就是建立模型的方法。──译者注)
可以按照下面三个简单步骤找出一个比喻。(1) 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在上面例子中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2)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要达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与其寻 找一个完全符合的东西,不如稍作让步,找到十几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在上面的例子里我想到的是雪中行走。 (3)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 地方。例如,雪中行走是线性的痕迹,而脑神经却是错综复杂的网络。
优化和测试你的比喻你经常会碰到找到的比喻只是部分符合你要学的知识。我建议你再找几个不同角度的比喻,这样做不仅会减少理解上的错误,而且会创造广泛的联系,从而改善结构的质量。
应用10岁规则。是否能用这个比喻解释给一个10岁的小孩听?假如你的比喻还是和原始观点一样,孩子听不懂。重新来过吧,直到你找到简单的他能明白的比喻。
内在化是我创造的名词,指不仅仅在脑海中出现图像,而且有声音、触觉和情感等。一般说来,一幅图就足够了,但是能够调动更多的感知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甚至与情感相连,得到的关联一定比单一的图像更强(即所谓强联系)。内在化就是将信息由你不熟悉的类型转化为你容易理解和联系的类型。
内在化步骤(1) 明确你要内在化的概念。这是一个生物过程,还是编程中的函数或者是一个数学概念? (2)从建立脑海中的图像开始。如果你不习惯内在化,可以先试着在纸上 画出概念的粗略图,多次尝试后,你就会直接在脑海中想象了。 (3)脑海中的图像是静态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掌握一个行列式需要好几个步骤,所以 要让图像动起来,就仿佛在看一部电影一样。 (4)现在开始加上其他感官。试着用手去拿它,去摸它,去打开它,去嗅它的味道,去听它的声音,动用你身体的 所有感官,将所有的感觉与运动的图像相联系。 (5)加入更多的感觉或情感。 (6)不断重复和优化图像,直到你一想到它就能很快地回忆起知识。
最后一项拓展观点的技术是图表法,图表是内在化的简化。创作图表比想象一幅图像花费的时间更多,但是操作起来更容易,而且可以用于非常抽象的观点,抽象的观点一般难以想象。
三种主要的图表类型:流程图、概念图和图像。
以图表为基础的流程图适用于以下几方面:?绘制一系列的步骤(怎样做长除法,怎样写一份现金流转声明等)。 ?绘制历史事件,创造分支将事件联系在一起, 不仅通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根据事件的发生时间来建立联系。 ?绘制一个系统(例如函数在程序中怎样执行)。 流程图的基础是从一个简单的元素开 始,然后在这个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不同知识之间画出联系箭头,我曾经为写这本书画过一个图表。从最原始的观点出发,逐步画出其他相关的观点来。
概念图将观点联系在一起,与笔记流密切相关。概念图里的关系并不是某个顺序中的不同步骤或是按日期顺序排列的观点,而是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不同观点之间画上箭头,箭头上还需要加上一些简单的话语,说明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从最重要的观点出发,不断发出分支细化知识及分解观点。
图像强调的是用粗糙简单的涂鸦来代替文字,包括观点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图像比文字更加生动,容易记住。图表可以和比喻及内在化混合在一起,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3 随意信息的处理技术
联想法:联想法在处理一系列随意信息时效果很好,包含步骤的过程信息、按顺序写下的名字或公式,都可以应用联想法。随着不断地练习,你可以迅速地将数十个知识点连在一起。
第一步:创造顺序。将你想要记住的信息罗列成一个线性的清单
第二步:给清单中每一项设一个符号
如果清单中是抽象信息的话,你可以给每个抽象信息设计一个容易识别的符号。设计的符号要能迅速让你联想到原始的知识,因为联想法记住的是视觉符号,而不是抽象信息本身(记住的是胡萝卜,而不是个人薪水),所以如果符号和知识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那联想法就不起作用了。
要记忆公式,可以将公式中的字母用一个相关的有实际意义的物体来替代,比如变量a的替代符号是红红的苹果(apple)。
第三步:创建属于自己的联想。
这一步是联想法的基础,你要做的就是创造生动夸张的图像,能将序列中的两个符号联系在一起,这表示你需要创造出图像联系1和2、2和3以及3和4,等等。
这种疯狂、古怪、滑稽、荒诞的想象正是联想法的精髓,联想法的精髓就是就是通过疯狂的想象建立强联系。
联想法和整体性学习方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想象力。别害羞,想象要大胆一点,想象的图像越是夸张、奇特,联想的效果就越好,整体性学习也是如此,联系越多,越不一样,学习效果就越好。
联想链最好不要太长(太长一旦当中一环忘记,后面都想不起来),5~15个为好,超过这个数量,建议你把大联想链分成几个小的。
在一些列表中,你可能需要添加一个联想,用一个触发物和列表中的第一项联系起来。(加深对第一项的印象,防止第一项忘记)
挂钩法类似于联想法。利用挂钩系统,你可以将要记忆的信息与数字联系在一起,所以即使这些信息并不是按照特殊顺序排列,你也能回忆起每一个信息来。挂钩法对 于记忆日期类的数字也是很有用的,挂钩法并不是将一系列观点互相联系在一起,而是将每一个观点与一个特殊的数字联系在一起。一般我应用挂钩法记忆的知识点不超过12个,不过改进后的挂钩法可以记住数百个完全没有关联的知识点。挂钩法不是将信息与前后知识点相连,而是将信息与具体0~12个数字联系一起。挂钩法对于记忆数字效果出奇的好。
挂钩法首先要给基本数字创造形象,比如给0-12每个数字设立一个谐音的形象(如0即为铃铛,1为大衣等)。用这些形象可以用来记住数字、或与数字挂钩的概念。
信息压缩是另一种常用的储存大量随意信息的方法,信息压缩的目标是减少信息的容量,寻找信息的逻辑关系,我一般通过三种主要方式进行信息压缩:记忆术、图像联系以及笔记压缩法。
记忆术是用一个短语或单词来储存数个信息的方法。在急救术中,有一个处理动脉出血的记忆术RED,R:Rest暴露伤口,E:Elevate评估出血范围;D:Direct直接压迫。最好的记忆术应该选择尽量简单通用的短语或单词。
图像联系可以看作联想法和图表法或内在化的综合体,办法是把几个信息联系起来并且用一张图表来表示。我学习管理学时,将五个压力模型画在一张画上,每一个与原理论的不同部分相联系。
笔记压缩对于快速掌握大量材料是一个有用的办法。它可以作为应用其他信息压缩技术、联想法、挂钩法或其他整体性学习技术的起点。笔记压缩的目的就是将一大堆需要学习的知识减少至几页笔记。
(1) 拿几张空白纸。准备好要压缩的笔记,这个练习可能会花费一两小时,所以要确保你有这么多时间。 (2)用最小的字,写下笔记中的主要观点。使用尽可能少的 字。 (3)接着写下与之相联系的观点、公式、概念或定义。尽可能写小一点和写少一点,节省空间。 (4)持续上述自由写下观点的过程,直到将笔记中的每 一个主要观点都写了下来为止。最后你得到大约1~3张密密麻麻写满信息的纸。 (5)有时候,还可以更进一步,将上面压缩后的内容加工、修饰得更有条理, 更好看一些。
2.4 知识扩展的技术
实际应用:通过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知识就会记得更牢。实际运用必须是创造性的!
作者的实例:(1) 统计学──我利用统计学知识给本书起名字以及定价。利用谷歌搜索引擎,我尝试各种名字和价格,最终利用统计学决定了这个书名和价格最为吸引人。 (2)计 算机──除了编程这种明显的应用之外,我还发现计算机科学是寻找问题的有用途径,纠错、算法都是可以借鉴到其他地方的有用思想。 (3)会计学──会计学 能帮助我理清个人财务以及报税。运用基本的会计学原理整理我的个人财务,使它们看起来一目了然。 (4)经济学──经济学教会我重新看待金钱在社会中的价 值,明白了金钱仅仅是物质交换的载体后,我的个人哲学体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 (5)历史──历史是了解现在的工具,通过学习古代亚洲史能帮助我们看 清现代中国、印度和日本的种种问题。历史就是照亮现在的一面镜子。
模型纠错实际上就是实践的代名词:不断地练习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测试自己是整体性学习过程中纠错的唯一手段。你不可能只看看程序,就知道错在哪里,只有亲自上机跑一跑,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作者对模型纠错的建议:1、分清是简单错误还是关键错误。当你发现模型存在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是简单的错误还是关键概念的理解出了问题。对于简单的错误,只要仔细点就可以了。若是概念问题,那就需要仔细看看模型、比喻法以及内在化的过程是否犯了错误。
2、散弹枪策略。所谓散弹枪策略,就是每一种类型的问题都做一做(都测试一下),同一类的问题不要重复。不要反复纠缠于一个问题。
3、延伸练习时间。 把总的练习(测试)时间分配到每一天,不要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每天一次快速充电比要用之前一晚上大量突击更容易坚持。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设定一个需要1~3个月达成的目标,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达成了目标也就达到了学习的效果。为了完成项目,你必须围绕着目标努力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符合整体性学习的每一个过程。
作者对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的建议:
(1) 从小项目开始。一个好的项目会提升你的层次,但是太大的、看起来遥遥无期的项目会动摇你的信心。所以,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学习,还是设定一些需要花费1~3个月的项目为佳。
(2) 记录下来。将完成项目的过程记录在纸上,将工作进度记录在纸上会加强你的自信心,翻阅前面的工作,会激发你继续进行下去的欲望。
(3) 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目标。仅仅有一个项目还不够,我发现只有项目完成后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时,学习才更为主动,热情更高。假如项目不仅是为了学习而设立的,项目本身具有的意义会激发你的热情,并使你为着目标而持续地努力工作,不断学习。
2.5 整体性学习技术的实际运用──费曼技巧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首先选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空白纸,在最上方写下概念的名称。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你的解释记录下来。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在自我解释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识过程 中,你会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 每当你碰到难题感到疑惑时,别急着往下走,学习不是单行道,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参考材料、听讲座或找老师解答,直到你觉得搞懂了为止,然后把解释记到纸上。 第四步:简单化和比喻 如果你的解释很啰唆或者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如果你想理解一个观点,你可以通过这种技术仔细地查明到底是什么地方你不明白,然后你可以去翻阅教材、笔记或询问老师,弄清楚到底你遗漏了哪些关键知识。
第三部分? 整体性学习的进一步提高
3.1 如何成为高效率的学习者
以下是成为高效率学习者的一些关键点。 (1)能量管理 (2)不要“学习”(Don't study) (3)绝不拖延时间 (4)批处理 (5)有组织
高效率秘籍1 能量管理
良好的能量管理有两步: (1)增加你的能量储备。 (2)将你的日程表由线性的改为循环式的
如何增加能量储备?
(1) 每周有3~5次运动吗?如果你的回答为否,你正在削弱你的潜在能量水平,除非你的医生不让你参加运动,否则最少每天要抽出40分钟来锻炼身体,每天运动一 点点,学习效果更明显。 (2)每晚有七八个小时的睡眠吗?有些人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学习工作劲头十足,不过我想你我又不是这种神人,那么还是老老实实 睡到自然醒吧,别想着玩游戏、喝酒、跳舞、玩通宵,熬夜对学习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我看一年中除了过年可以守岁,平时绝不要熬夜。睡得好,脑袋才清 醒。 (3)你吃的是什么?你的食谱是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质的吗?请放弃它吧,我建议你吃粗纤维和粗加工的食物,这样的食物可以让你一天的血糖水平保持 平稳,避免忽高忽低。 (4)一天之内,你喝几杯水?你知道吗?你的身体有2/3都是水分,最快让你丧失能量的办法就是脱水。 (5)一天你吃几餐?如果 你的回答是中餐、晚餐以及时不时吃点早餐,那么你的能量有可能不足。理想的饮食应该是少吃多餐,一天吃四五餐,每次吃七分饱,这样可以保证你一天内的营养 供应持续稳定,睡前吃一点能让你第二天早上精力充沛。
循环式日程表
线性的计划是平均安排时间执行工作,而循环式作息计划则先集中小部分时间做大部分工作。这种计划安排能让你做到有张有弛,而不是死气沉沉,像个机器人。下面 是一些建议。 (1)一周休息一天。我总是抽出一周中的一天,什么事也不做,将7天的活放在6天里完成,一开始很难,但是放松一天能防止你筋疲力尽。 (2)晚上不干活儿。将一天的工作放在早上集中完成,早早完成工作,晚上你就有几小时的空闲了。 (3)设定90分钟。给定自己90分钟,集中精力 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一旦90分钟结束,停止工作。90分钟的时间设定能让你学习时注意力更集中。
高效率秘籍2 不要“学习”(Don't study)
意思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号称学习,实际上没什么效率的“学习”上。就是不要抽象地学习,而是有效率的具体学习行动。比如把学习定义为以下行为:(1)阅读材料。 (2)完成各项作业和在课堂上做笔记。 (3)应用整体性学习方法处理某些难点。 (4)考试前,针对学习材料做一次笔记流。——只有这些具体的、有效率、有成果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把书打开坐在书桌前的“学习”。
高效率秘籍3 绝不拖延
周/ 日目标体系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对抗延迟的方法,办法很简单: 1. 每周周末,列一个清单,包括所有的任务、作业以及你想在下周完成的读书和学习活动。 除 非在一周内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否则你就有责任完成这个清单,不过也不必超过清单所规定的任务。这样做就把无限的工作分割成在一周内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如 果这一周特别忙碌,你可能会推迟完成任务。如果这一周很清闲,你可能会提前完成任务。 2. 每天晚上,检查周计划,列出每日目标清单。 下一步是将每周 的工作分配到每一天,你要确保完成每日的工作清单,但是不必超过它。
周/日目标系统有什么好处? (1)可以缓解你作决策的应激。你只需检查清单,就明白是否完成。 (2)防止你做一项大任务时耽搁不前,依赖每周和每日目标清单,而不是截止日期,你会有时间紧迫感。 (3)帮助分配你的工作量。
高效率秘籍4 批处理
批处理的意思就是将那些类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来一次做完。批处理有助于节省时间,因为你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
批处理的技巧:(1)工作量。批处理最适用于将那些需要时间不长的零散工作放在一起做。你不能将整个课程都安排在考试前一天批量看完。超过3个小时的工作用批处理,效果就不好了。(2)一次性完成作业。如果一项作业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我就坐在凳子上一鼓作气完成它。将一个花3小时就可以写完的文章,分成15次零散时间内完成,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每一次都要花时间重新鼓起写作的激情才能开始正式的写作。(3)提髙注意力阈值。注意力阈值就是指集中完成某项工作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急剧下降。通过不断接受越来越多的批处理,你可以逐渐提高你的注意力阈值。阈值越高,表示能一次完成的工作量也越大。
高效率秘籍5 有组织
假如你做事杂乱无序,下面是一些让你变得有组织的关键步骤。 (1)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作业、课外作业以及约会日期都记录在固定的地方。没有固定地方的结果就是混乱。专门找一个地方放东西,这样会更容易放得有序。 (2)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每天随时记录,日积月累,必有所获。 (3)坚持日历和做事清单。应用做事清单记录任务和目标,使用日历来记录要做的事和截止日期。
3.2 自我教育
积极进行自我教育能提高你的学习能力。闲暇时间能专心研究一门让你感兴趣的课程,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奖赏。
建立提高学习能力的良好习惯:
1. 每日阅读每天坚持阅读是提高理解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我坚持每周至少阅读一本书,每年至少读50~70本。
2. 每日练习通过每天完成项目的工作以及学习技能的练习,你会提高自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练习能为你的学习提供循序渐进的安排,因为练习会对你最初的能力水平予以定位。
3. 每日目标单纯的阅读和练习并不够,因为它们目的性不强。通过设置学习目标,并把目标细分为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你的学习会更有用,因为你可以整体系统地学习某学科,而不是碎片化地获取知识。
怎样养成每日习惯:(1)坚持某个习惯30天;(2)坚持下去。每天坚持以同样的方式完成同样的习惯,今天阅读,明天听讲,后天练习的方式对于养成习惯来说太脱节了。(3)享受这个习惯。假如你不能享受这个习惯,这个习惯就不牢固。(4)寻找特殊时段。我喜欢晨读,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段不受打扰、可以专心思考的安静时段。找到属于你的每天特殊时段有助于强化你的习惯。
克服挫折障碍
减少挫折障碍的小技巧。 (1)写下任何障碍。假如我遇到编程中某个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会尽量详细地记下问题,详细地记下障碍让我们对问题的思考更容易。(2)使用网络。网络就像无所不知的智者和收藏丰富的图书馆。(3)找一本关于“怎么做”的工具书。有一种书不谈理论,专门告诉你“怎么做”,(4)换一个角度试试。如果理解时碰到一个障碍,试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设置学习目标
我发现设置一个吸引人的学习目标会给学习者带来强大的学习动力。下面是一些学习目标的例子。 ?每年阅读一定量的书。 ?为一个项目工作,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在一定的期限之前,必须学会做某件事。比如:学会作曲,完成你的财务报表,或者在6月3日之前学会说拉丁文,等等。
不过太多的安排也会限制人的自由,让人喘不过气来;太少的安排则可能使学习令人生厌和目标性不强。(安排要适当,不多不少)
设定学习目标的技巧:(1) 所有的目标都要写下来。目标没有写下来,就等于没有目标。用一两个句子写下目标,并给它一个截止期限。 (2)让目标客观化。学习过程中,你要能很容易判 断出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所谓的“学得更多”不是学习目标,因为它不客观,你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完成了目标,所以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3)设定有些困难, 但是努把力也可以达到的截止期限。给自己达成目标设定一个期限会迫使你不断地采取行动,而不是拖延不前。假如期限定得太松,就起不到促使你行动的作用;如 果期限定得太紧,会让你丧失信心,垂头丧气。 (4)将目标的完成转化为每日和每周的具体行动。你的目标应该分解为每日和每周的具体小目标。一个今天就需 要立即完成的小目标远比几个月后的大目标更让人坐立不安,焦急万分。 (5)经常看看你的目标。至少一周检查一次目标完成的情况
应用整体性学习方法前应做的事:
第一步应该是分析自身优劣:找到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弱点是什么。有些弱点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弱点则需要弥补。 你可能已经明白自己擅长的科目 是什么(数学、历史、艺术、科学,等等)。现在你应该花点时间问问自己在应用整体性学习策略中,最困难之处是什么,最不擅长处理哪一类信息。随后开始有针对性的练习。
第二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程序。 相关建议:(1) 是每天学一点还是考前抱佛脚?看起来后者节约时间,实际上前者才是高效率。 (2)你的笔记和课本组织得好吗?虽然我喜欢一次学习就搞定它,但是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复习,假如学习材料凌乱无序,肯定会浪费时间。材料越有组织,复习起来压力越小。 (3)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还是左顾右盼、三心二意?我 习时从不听音乐、玩手机或看信息,我总是尽量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学习。 (4)怎样变得更有效率是一个专门的问题,可以通过专门的网站和书籍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书上作者列了一些网站和书名)
第三步了解你想要的生活:没有任何方法、技巧、技术、诀窍能代替动机、兴趣和热情。关键要搞清楚你真正想要做的事,你学习的真正动机、真正兴趣在哪里。
最好的理由就是知识本身吸引你不断学习、不断深入下去。这种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也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整体性学习策略。
前段时间读《卡片笔记写作法》,一时间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强调一个观点:读书不要在书上做笔记,读过的书要干干净净才好。
所以,我开始思考,我是不是以后读书也一定要这样呢?答案是,我错了,错得离谱!我学过那么多的笔记法,未必只能用这一种吗?
一、思维导图笔记法
思维导图笔记法特别适合拆解一本书和文章。可以手绘,也可以用软件,除了专门的思维导图软件,也可以用幕布、印象笔记等等。
最简单的是手机X-mind。新手写作推荐从写思维导图笔记开始,从拆解和模仿开始,拆解得越细,越便于模仿练习。不多说,上图。
图:我的笔记
二、地图笔记法
我所知道的地图笔记法是从释若老师的《写作公式》中学到的。地图笔记适用于写人物活动、事件复杂的文学作品的笔记,在内容上注重通过人物活动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一本书的线索,用一张图展现主要内容。
比如不管是写讲书稿还是书评,我们都要有一个中心主题或是逻辑主线,那么写地图笔记之后,就比较容易找到事件内在的联系。
图:我没有学地图笔记之前写的,也可以归类如此吧
《写作公式》里的
三、RIA便签笔记法
RIA便签阅读法出自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
RIA=阅读原文+重述原文+A1(联系经验)+A2(规划运用)。
R:即阅读原文。
I便签:重述原文。
用自己的语言来重述原文中的知识点,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贴在相关书页。
A:A包括A1和A2。
A1便签:联系经验。
对照I便签知识点,看看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经历,写下来,贴在I旁边。
我们在RIA的R中,是带着什么问题来的,或者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知识,联系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是怎么做的。自己做得怎么样,对比书中,是否还有改进或更好的方法、技巧,让读书能为我们服务,指导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A2便签:规划运用。
联系A1列出具体问题,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规划如何将I便签知识点学以致用。列出目标,根据目标写出具体行动步骤和方法。贴在A1旁边。
图:我的笔记
四、金句卡片笔记法
金句卡片笔记法,来自于《写作公式》作者释若老师在智元共读营的讲课。这种笔记法特别能激发思考。
金句卡片笔记法包括6个部分。
? 原文金句(知识点、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 作者和书名
? What: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或者重述,介绍这个金句的功能是什么。
? Why:为什么。切实说明这个金句的功能适合什么场景。
? How:怎么办。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个金句的功能,以及好处。
? 用一句话总结你这张卡片的核心观点。
图:我的笔记
写作公式 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 正版书籍 新华书店 新媒体文案 ¥73 购买
五、“葱鲔火锅”笔记法
“葱鲔火锅”笔记法出自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葱鲔火锅”是日本一道非常有名的菜,下面是鲜美的火锅主料,上面是葱蒜佐料。“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正是这样,主要包括两部分,上面写原文,下面写评论。它的重点在于需要在摘抄的部分下写上自己的评论。
有人说:要想写出好文章,一定要巧、新、奇。如何新,你的文章和别人的不同在哪里?我的理解就是文章要融入你的个人观点和你的原创思考。
有人会问:我就是没有原创,原创从哪里来?不妨用用“葱鲔火锅”大法。读书前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把摘抄写在上,把评论写在下。趁热打铁,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写下你最原始、最真实、最具体的感受。哪怕是二个字“好棒!”也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我的笔记:简版
图:我的笔记:抄写以前的(也可以写在书上,就不用写原文)
六、见感思行笔记法:
见感思行笔记法是欢喜老师提出来的,很好理解,就是字面的意思。
见:如实描述你看到的现象、内容、观点。
感 :记录下情绪/思想上的变化。
思 :思考,关联你以前的知识,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给你带来的启发是什么,有哪几点需要改进。
行 :最后是行动,具体怎么改进。
见感思行笔记法特别适合于觉得没东西可写的新手。因为这个“见”可以是你生活、学习、工作上的任何事情,也可以是你写下的日记,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等等。
图:我的笔记:刚刚写的
一不小心列出了6个笔记法,这些方法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我个人其实最常用的还是第五种,因为我几十年就这么写的呀,只需手中一支笔就够了,想到什么写什么。
所以,说到底,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可以从个人喜好出发、也可以从读的什么书出发、或者从想解决什么问题出发来选择你的笔记法。
除了我喜欢的“葱鲔火锅”笔记法,我又给你上了思维导图笔记法、地图笔记法、RIA便签笔记法、金句卡片笔记法这几道大菜,你喜欢哪个呢?留言讨论呀!
上一篇:-"谢谢你们-"的 英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