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关的故事寓意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向往的重要时刻。中秋节作为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节日,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力量,使其穿越时空、穿越地域。
那么,这种力量来自哪里?我认为应该是来自其所蕴含的被共同接受和认同的文化基因。因此,本期报告的主题是“中秋节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及其传承”。
一、“文化基因”概念解读
“文化基因”概念的提出源自对生物基因的类比思考。按照生物的衍化规律,生物的遗传有其特定的DNA编码,在自我复制的基础上,实现生物基本生命构造和性能的延续。生物基因拥有系统的结构化遗传法则,文化的传承变异也遵循着如生物一般的谱系繁衍,较之于生物基因遗传的性状表达,“文化基因”概念相对抽象。“文化基因是文化内涵组成中的一种基本元素存在于民族或族群的集体记忆之中, 是民族或族群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但从其识别、复制和形成的轨迹来看,文化基因也拥有自身的结构图谱,如同生物基因组的排列一般,也是通过对文化系统内遗传密码的翻译、转录,生成文化现象。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一论述将文化基因的功能提升到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高度,文化基因的内涵也逐渐走向理念化。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讲话指导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发展、阐释研究工作。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其主要任务之一“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中特别提到“深化中国文化基因研究阐释”相关内容,指出“遴选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基因、涉及中华文明发源文化发祥的非遗项目”。文化基因的概念从学术研究逐步转向政策导向,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了社会治理和学术发展的交互性实践。
从生物基因到文化基因,再从一般的文化到沉淀包含在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的文化基因,到政府提倡、重视的中华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概念得到不断地提升和完善。今天,中华文化基因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秋节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
对于任何具体的文化事项,文化基因是具象的,而不是抽象的。中秋节在中国众多民族、广大地域都有传承发展的历史和独特的习俗,形成了中秋节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中秋节有超越时间、空间、民族,上升到中华文化的共同的文化基因。过中秋,各地的习俗有吃月饼,赏月、拜月、祭月、踏月、送瓜、摸秋、赏灯会、叠瓦塔等。本期报告在尊重地方差异的基础上讨论共同的中华文化基因。
(一)团圆基因
中秋节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团圆。节日遵循时令。从自然的时间看,农历八月十五是圆月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从文化的时间看,文化时间是基于自然时间的一种生活化的表现,也表达了情感的寄托。对文化而言,中秋时节,是丰收的时节,也是团圆的时节。从情感上看,中秋节也是家人团聚,共同品尝节令食品,共同欣赏圆月景象的时节。因此,无论从自然时间还是文化时间上来看,中秋节都具有团圆的意味,且延续至今。
那么,团圆基因要通过一些形式体现出来。比如,中秋节我们吃的月饼。中秋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古代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瞌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中秋节祭祀月亮的供品,民间讲究做成圆形的。这圆形的饼摆在供桌上,可以象征圆月,也暗含家族、社会、国家美满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有这样的说法,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即祭月的果品必须是圆的。这天家人要在一起相聚。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妻子在八月十五的晚上必须回到夫家,这一天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多民族、多地域的交往交流中,使人心相通、民心相融,不断使中华民族变得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中秋节标志性的“圆月”和“月饼”作为团圆的象征已深入人心,中秋节也已经成为建构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节日。
(二)尊重生命,祈求子嗣绵延的基因
中秋节文化中有非常明显地表达尊重生命、祝福子嗣绵延的基因。比如,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在中秋节“摸秋”的习俗,各个地方的风俗也不尽相同。浙江绍兴的供品中总会出现一些老南瓜。一些人家在中秋夜去地里偷摘南瓜,塞到新嫁娘或未生育的媳妇被窝里。绍兴人认为这样做能够为没有孩子的人家带去孩子。这种“偷瓜”“送瓜”以招来孩子的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均有传承。清代同治年间的《南昌府志》有这样的说法,八月:“中秋”夜,妇女暗数高桥桥柱,宜子。妇人结队入园圃中窃瓜菜之属怀之,谓之“摸青”,为宜子之祥。“摸青”与“摸秋”一样,都有祈愿生孩子的寓意。
上文提到两类人:一是刚刚过门的新媳妇;二是没有生孩子的人家。在中秋夜“摸青”“窃瓜”,把瓜菜送到这类人家。这种习俗在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有,像今天湖北省的长阳、五峰、恩施这一带的土家族,中秋夜都有“摸秋”的习俗。这天晚上,菜园里的瓜菜被偷了,主人家即使知道也不会去阻止。第二天,被偷瓜的人家会骂,越骂越灵验。
中国传统社会有大量关于家族绵延、子孙传衍的习俗。这种文化基因从原始时代开始传承至今。尊重生命、祈求子孙绵延的基因传续不竭,这也是今天中秋节独具魅力的地方。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今天祈子求子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少了。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得以传递,并构成具有穿透力的生命的延续。
人类将对现实世界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建构到文学世界中。比如,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都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过去有一个人救了龙王三太子,龙王便给他一个宝珠。他把宝珠放到米缸里面。从此以后,米缸里面永远盛满了雪白的大米。这个故事体现了在传统社会里,百姓只要能吃饱就很满足了。吃饱饭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但是今天我们不愁吃、不愁穿,这个宝珠我们可能不会放到米缸里。可见,这种愿望和期盼是具有时代性的。但是这个故事我们今天还在讲,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对于善良、勤劳、诚实等美德的一种赞美。这类故事并不会就此消失。同理,中秋节所蕴含的尊重生命、祈愿子孙绵延的基因,尽管不会像过去那样盛行,但还会延续下来。
作者: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教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林继富:中秋节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及其传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