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儿童学什么技术好
一群90后00后解锁“超级玉米”关键基因:个个是“学霸”人人能下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上观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有一支由10多名90后、00后组成的“最黑”团队。他们的皮肤颜色,普遍比其他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要深上2至3个色度。团队成员们往白墙前一站,清一色的小麦肤色。
“我们一年要在太阳下晒3季,上海大棚中的工作温度在40℃以上。”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员巫永睿说。他带领的这支团队日前与上海师范大学王文琴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他们从野生玉米中克隆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变异基因THP9,有望将玉米的蛋白含量从8%最终提高至20%,直接减少饲料中进口大豆的使用,提高饲料质量。
高蛋白玉米就像是一种“超级玉米”。该团队实验中期产出的蛋白含量约为14%的玉米被用于山东某养鸡场后,每只鸡的饲养成本能节约3角。而在我国,每年出笼的肉鸡有约122亿只。该成果带来的价值可见一斑。
玉米蛋白每提高1%,能省下近800万吨大豆
玉米,是全球三大主要粮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产的农作物之一,全球年产12亿吨,中国年产2.7亿吨。而全球约70%的玉米都被用作饲料,玉米产量高、有效能量多,是最常用且用量最大的一种饲料,故有“饲料之王”的美称。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增加,玉米的消费量也日益增加,这使得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量不断提升。“我们国家有18亿亩耕地,其中大约6亿亩已经种了玉米。我们认为,玉米的耕种面积不太可能有再大的增长空间了。”巫永睿说。
他告诉记者,由于玉米籽粒蛋白含量较低,大部分杂交种籽粒蛋白含量不到8%,因此饲料中需要补充大豆蛋白。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行情的一丁点变化都可能产生较大影响。这成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突出问题。
根据巫永睿团队的研究统计,如果普通玉米蛋白含量能提高一个百分点,那么我国就可以少进口近800万吨大豆。提高玉米蛋白含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可以通过克隆玉米的祖先、起源于墨西哥南部的大刍草的优质高蛋白基因,来改变当前玉米营养不太够的状况。大刍草外壳坚硬、无法食用,但它在野生生长、不施加氮肥的情况下,却能达到30%的高蛋白含量。
近百年来,这种野生玉米高蛋白形成的机理问题长期悬而未决,控制玉米总蛋白含量和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一直没找到。
2012年,已在海外从事6年玉米研究的巫永睿,回到分子植物卓越中心面试,他告诉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即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主任韩斌,自己要做玉米高蛋白基因的研究,费时费力成本高,还不一定能出成果。
“我们的中心就叫卓越创新,没有大量的失败,哪能做得出卓越的创新成果?”巫永睿说,自己在这里得到了一个专心做研究的好平台。
入学有“三问”,背着50斤玉米在地铁里穿梭
从2013年开始,巫永睿开始招收研究生,组建一支研究团队,专门进行玉米高蛋白供体材料的寻找、蛋白含量测定、遗传分析以及群体构建。
每一个新入学的学生,都会被巫永睿问3个问题——花粉过不过敏?下地干活行不行?成为卓越研究型人才的决心有没有?
巫永睿告诉记者,做玉米研究的人,除了要能在实验室里对玉米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做“高大上”的遗传分析工作、懂计算机技术、有生物信息学基础外,还要会“种玉米”。
这个“种”,与普通农民的“种玉米”完全不同。为了确保每一茬玉米材料的纯正性,团队成员们要自己播种、打药、收集玉米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收获后还要对玉米材料进行蛋白和基因型分析。
“我们都是在用空间换时间。”论文的第一作者、巫永睿的博士后研究生黄永财从2015年加入团队至今,已经成为这个团队的“种地大哥”,每来一拨儿新人,他和巫永睿都会带着年轻人上“下田第一课”——授粉。
为了能更多地收获不同基因特征的玉米,他们每年会在上海种2季玉米、海南种1季玉米。每次收获季,他们都是在室外超过30℃、棚内超过40℃气温下进行作业的。
每研究出一代玉米,它的种植时间约为4个月,一亩地产出约2000株玉米,研究样本总共需要约2万株。拿到玉米样株后,年轻人还要从里头挑出最纯正、品相最好的运回实验室,对它进行“切片化验”。从2013年至今,该团队已经种出了10代携带不同高蛋白基因的玉米。
黄永财喜欢把玉米样本称为“材料”,它与普通玉米不同,授粉非常严格:需要先把玉米花粉收集到一个纸袋子里,再快速把它倒在玉米花丝(玉米须)上,以确保材料的纯正性,“这一步特别关键,中间不能出半点岔子,其他花粉如果飘到花丝上面,这个材料就废了,后续所有研究都会出错。”
就连运送玉米,年轻人们都是亲力亲为。11月中下旬,团队成员、00后女生李瑜洁背着一袋约50斤重的玉米、沾着满身的泥点子,从上海松江的农田乘坐地铁返回实验室,一路上引得众多路人侧目。
“是有点尴尬的,但我已经习惯了。”李瑜洁说。
“坚持+创新策略”是年轻人的制胜法宝
李瑜洁是新加入团队的研究生,这个来自云南的女孩高高瘦瘦的,皮肤比刚来读研时黑了不少,“我们下田时全副武装,穿着长袖长裤,戴一顶很大很大的帽子。然而,并没什么用。”
她告诉记者,大家至少要在大棚里待一两个小时,进棚不到10分钟就热得不行,把装备脱了也没太大用。最终,巫永睿团队成为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当之无愧的“最黑”团队。
巫永睿说,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吃苦。高蛋白玉米的研究成果发布后,很多媒体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巫永睿团队,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个“磨”字,“个个都是学霸,个个都能下地干活儿。”
其中,最能磨的当属论文第一作者黄永财。他从“拜师”开始,就靠“磨”。2015年,黄永财为了加入巫永睿“门下”,几乎天天来找导师磨。
“我当时收了一个硕博连读的学生,当年的名额没有了。”巫永睿说,自己回绝了黄永财好几次,但这个学生还是每天坚持来找导师“谈理想”。
“我就是想做玉米研究,我特别看好这个方向。哪怕10年20年后结果出来,发现这个想法不可行,我也能接受。”黄永财告诉记者,当时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领域,水稻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小麦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而玉米的研究正处在攻坚阶段。国外已经有不少实验室开始尝试做高蛋白玉米的全基因序列,“学界定位到了玉米高蛋白表达的一个区间,但是谁都没法精准找到,到底是哪个基因位点在发挥作用。”
巫永睿团队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们既有像黄永财这样对材料纯正性“苛求”的年轻人,能提供最好的、可供深度分析的玉米,又有像副研究员王海海这样的遗传学专家和像王文琴这样的生物信息学专家,“多学科联手,我们就能从看上去乱糟糟的基因序列里,找到那个关键点位。”
这个过程中,研究团队提取了超过4万个样本的DNA,进行基因型鉴定,测定了超过2万个样本的蛋白含量,进行表型分析,并分别进行了3次大规模高蛋白遗传群体的测序以及精细的图位克隆,最终从野生玉米中克隆到首个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的主效基因THP9。
野生玉米优良基因导入后,使玉米种子蛋白质含量增加约35%,根中氮含量增加约54%,茎中氮含量增加约94%,叶片中氮含量增加约18%,生物量即植株整体重量也大大增加。
研究团队还在三亚南繁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田间试验,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杂交导入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生产栽培品种郑单958中,可以显著提高杂交种籽粒蛋白含量,表明该基因在培育高蛋白玉米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能。
《自然》杂志审稿专家这样点评这项了不起的工作:“作者从玉米的野生亲缘大刍草中发现了一个有望提高玉米蛋白质含量和氮利用效率的靶点。这项工作展示了利用作物的野生亲缘来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巨大潜力。这代表了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它强调了将野生祖先的遗传变异引入优质作物的潜力,以促进更可持续的农业和未来的粮食安全。”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来源:作者:中国青年报
李波,90后工学博士,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所106室副主任。他所在的新一代“人造太阳”科研团队的主攻方向,是模仿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探索核聚变能源在人类世界中的应用。
由于负责设计打造和运行控制装置的“中枢神经”系统,李波也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的驾驶员” 。2022年,他和与他相伴的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高精尖科研团队,共同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哪怕是解决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我这一生也是值得的”
当被问到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又成为新一代“人造太阳”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时,李波的回答中只有两个字——信念 。“最重要的是靠自身努力,不断钻研,遇到问题永远不回避,坚定信念攻下‘山头’……”
△李波(右一)及团队进行数据分析
对李波来说,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前,李波所学专业几乎与核工业沾不上边;在此之后,他幸运地找到愿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之前我学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3年‘跨界’来到了核聚变研究领域。当时听说,离我的母校电子科技大学不远有一座从事核聚变研究的专业研究院所。我看了以后觉得核聚变研究神奇又神圣,最关键的是有很多未知的、关键的技术问题等待去攻克。我当时想,如果我能够参与到核聚变研究中,哪怕是解决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我这一生也是值得的。 ”李波说。
然而,刚刚踏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李波,用“一头雾水”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虽有工学基础打底,但诸如“人造太阳”如何运行、如何实现等离子体放电、聚变点火要满足哪些条件……这些问题对当时的李波而言完全是陌生领域。
他回忆,那时,新一代“人造太阳”才刚刚完成设计,关键部件还处于研制阶段,他也开始了系统学习。
“人造太阳”
如何为人类输送清洁能源?
李波说,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条件极为苛刻,想要在“人造太阳”中让可控核聚变持续进行,就需要同时让离子温度、等离子体密度、能量约束时间三个重要参数的乘积超过特定数值 ;由于没有太阳那么庞大的质量和引力,人类巧妙地借助一个形似甜甜圈的托卡马克装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它是一个环形的真空磁容器,外面缠绕着线圈,看起来非常像甜甜圈。‘人造太阳’运行的时候,需要在大型的真空容器里面注满工作气体,然后通过电压把气体电离,变成等离子体。用一个非常特殊的、巧妙的磁场结构,将带电的、上亿度高温的粒子悬浮起来,不会跟任何容器接触,避免容器被熔化掉。最后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源源不断向外输出能量。”李波解释道。
△科技人员在真空室内解决安装中的技术难点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技师王金说,上亿摄氏度高温的等离子体在装置内高速运动,对装置的安装精度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污染要控制在分子量级以下 。“高温等离子体所有的粒子都以很高的速度到处乱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它。如果安装稍有差错,就可能被等离子体扫到。”
“核聚变任务极具挑战
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
经过团队不懈努力,2020年底,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成功;2022年10月19日,团队又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回忆起和团队并肩作战的岁月,李波感慨万千,“在面临高温、疫情的情况下,我们团队一些同事直接在单位吃住,一个月都没有回过家。最后不仅完成了这些新的系统设备的调试控制,还实现了突破100万安培放电,我们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完成的。”
科研之余,李波还是“人造太阳”博士科普团成员。他深知,他们的工作是在解决人类的终极能源问题,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让每个人都了解这项工作的进展,是他同样需要担起的社会责任。“我们不仅要做好科研的本职工作,老百姓、普通大众也需要知道我们在做些什么事情。 核聚变任务非常艰巨,也极具挑战,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
记者丨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王泽华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近期
“女孩做改娃师月赚4万”的话题
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
也让改娃师这个小众职业
再次走进网友视野
改娃师是什么职业?服务的对象是谁?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真的能挣很多钱吗?广西的改娃市场如何……听听“月入4万元”的广西改娃师“陆大侠”和其他改娃师,介绍这一小众职业以及背后的故事。
工作中的“陆大侠”。“陆大侠”供图
改一个“娃娃”费用能达上千元
媒体报道中月入4万元的改娃师“陆大侠”,出生于1994年,“养娃”是她大学时的爱好,因为找人改娃太贵,她索性自己动手,得益于学美术的功底,很快便上手;当她试着以50元一只的价格在网上接单,没想到吸引了一些冲着低价而来的流量。
2019年,当改娃的订单逐渐变多后,原本在深圳一家美术机构当美术老师的“陆大侠”辞职回广西,开始全职改娃。2020年,她在河池老家成立了工作室,专改小布娃娃。
改娃看似简单,但过程细碎而繁琐。需先将亮面素头磨成雾面,然后雕刻、打磨调整面部结构,有时为突出脸部肉感,还得补土。雕鼻子、开嘴巴、刻唇纹是关键,最后还要用砂纸打磨,让面部平滑方便后续上妆。上妆也很考验手艺,层次丰富的眉毛、根根分明的睫毛,还有腮红、红唇,甚至是小雀斑,都是从无到有画出来的。
“陆大侠”改的“娃娃”栩栩如生。“陆大侠”供图
改娃最大的成本是人工,因此费用根据妆师水平来定。“目前我们妆费1000~3000元,出一个成品“娃娃”3000~5500元。”虽说已是令普通人咋舌的四位数,但“陆大侠”直言,她的工作室定价在圈内算是中下水平。“我的顾客以北上广居多,比较有经济实力。”“陆大侠”说,此前还有一名顾客在结尾款时多给了500元,说请工作室的人喝茶。
年轻人圈地自萌的情感消费
小曾是BJD和MJD(机械关节娃娃)爱好者。这些“娃娃”可不便宜,“裸娃”价格几百上千,有的甚至过万。真要玩起来,买还只是烧钱的开始。“学生时代看杂志知道有‘娃圈’,工作挣钱后才入‘坑’。”目前,她已有8个“娃娃”,“领养”价在100元到3000元不等。在“娃圈”,买“娃娃”叫做“领养”“接娃”,平日打扮、养护“娃娃”是“养娃”,“养娃”的人则叫“娃妈”。
小曾收藏的“娃娃”。
谁不希望自己的“娃”漂漂亮亮呢?改娃的魅力更在于让它们变得独一无二。为了“养娃”,小曾已花费一两万元,用于给“娃”改妆,添置漂亮衣服、假发、配饰等。但她表示,自己属于“穷养”了,是“娃圈”花钱很少的那部分人,因为之前有一个“娃娃”,卖出了50万元。
在网上检索了解到,小曾说的“天价娃娃”拍卖于2021年2月,出自一位改娃“大神”之手。在那一周之后,又一改娃大佬的“娃”拍出52万元的高价,再次刷新“娃圈”拍卖价。
与价格不菲的BJD、小布娃娃相比,近年流行的棉花娃娃则亲民许多。95后小果是棉花娃娃的追崇者之一。据她介绍,棉花娃娃可分为“有属性”和“无属性”两类,属性娃以明星或动漫人物为原型,无属性娃则没有基本原型。2019年因为两个明星入坑后,她已收藏了四五十只棉花娃娃。
小果表示,虽然棉花娃娃均价仅几十元,可想“接娃”并不容易,从下单抢购到与“娃”见面,往往要等3个月以上。她等得最久的一次是一年。在她看来,等待是值得的,因为“娃娃”不仅可爱,还能满足她的情感寄托,“养娃”也是一个自我满足与疗愈的过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圈里的‘娃妈’常开玩笑,说自己才二十多岁就已‘儿孙满堂’。”
两位数价格的盲盒出现,也降低了“娃圈”原本的高门槛。针对盲盒的改娃,最初是因为抽到同款或不喜欢的款,发展到后来,改娃师通过“改”来让它重获新生,甚至个性十足。有些改装后的“娃”还可以高价卖出,价值远超盲盒本身。
小布娃娃改娃对比图,右边经过改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 摄
“娃娘”兼职改娃师“用爱发电”
不少“娃娘”在入圈“养娃”多年之后,才走上改娃之路。
小布娃娃的眼睛依附在眼串上,一个眼串可安装4对眼片,拉动“娃娃”脑后的绳子,就可以控制眼串切换眼片。90后豆豆是一名眼片制作者,她接触“娃圈”很多年,但真正把兴趣转成全职,才刚几个月。“生娃之后有些产后抑郁,便又拾起了‘娃娃’,这一次,沉迷于制作眼片。”对豆豆来说,“养娃”是能抚慰、治愈自己的事;制作眼片,能让她“每天不出门都能感觉很充实”。
豆豆在家中的工作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 摄
豆豆做一对眼片约需要一个小时,每对定价几十元。据她介绍,这个价格十分便宜,“市场上一般100多元一对,贵的可以卖到700多元。目前我的生意还行,但要算上人工,真不挣钱”。自认为手艺还不够好的豆豆不敢开价太高,她笑称自己做眼片属于“用爱发电”(网络用语,比喻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收益较低或没有收益的情况下仍坚持做某事)。
豆豆制作的“娃娃”眼片。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 摄
给棉花娃娃装骨架的悦悦,也是一个“用爱发电”的兼职改娃师。棉花娃娃的改造看着不难,但要做好也不容易。需要沿着“娃娃”的缝合线拆线,将一部分填充棉花掏出,加入骨架后,又将棉花塞回去,最后再进行缝合。装上骨架的棉花娃娃有了支撑,可以完成坐、靠等动作,便于“娃娘”拍照、展示。
悦悦在改棉花娃娃。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摄
除了装骨架,悦悦还承接棉花娃娃换棉花、洗澡的单子。所有这些,都是她在下班后完成的。装一个骨架需要半小时以上,价格也就30元左右,这种自愿“加班”,悦悦说都是因为热爱。
棉花娃娃的骨架。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 摄
步入小众职业还需理性谨慎
不用打卡坐班、收入高、天天玩“娃娃”……众多光环加持,改娃师被众多网友称为“理想职业”,不少人跃跃欲试;也有一些人,在试过之后又冷静了下来。
今年大学毕业的00后木木,在校期间有近2年的兼职改娃经验。去年暑假,她一个月接到10单,月入超过5000元。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然而在毕业后成为全职改娃师的第5个月,木木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粉丝攒不起来,收入不稳定,成品也无人问津。”木木说,入行以来她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收费500元起,几乎是白菜价,但生意仍然没有起色,每个月仅能接到三五单。综合考虑之后,木木决定回归为兼职改娃师,以平衡兴趣、生存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有从业者表示,如今很多新闻都放大了“娃圈”的氪金属性,其实只有极少数头部改娃师才有月入上万元、拍卖几十万元的成绩。哪怕是像“陆大侠”这样成立了工作室、妆额(化妆名额)要靠抢的改娃师,也坦言自己“没有固定收入”。
“陆大侠”认为,广西改娃市场不大,如果有,那也不是改娃,而是改娃教学的市场。“‘娃圈’风向一直在变,今天这个‘娃’火,明天那个火,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推广能力、学习能力和绘画功底,也不是踏实干活的性格,不要轻易尝试。”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 黄俏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