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艺术?而且以编程的形式?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便捷的环境里,大量高科技产品的诞生帮我们提高了很多生产和工作的效率,为人们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同时物质的供给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虽然空闲出了大量的时间,但有不少的人并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他们无事可做,无聊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同时,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也让不少人感到无所是从。人们需要一种途径来发泄或调整自己的生活。现在的人们经常会通过大吃特吃,和疯狂购物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同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形形色色的综艺节目又抓住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让人们无法将这些时间整合成一种连续的,完整的,深入的思考过程。使用这些软件,或看看综艺,大多也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但精神世界的空虚,生活的无聊感,仍是现在的人所被困扰的。
然而很明显,我们不可能会接受自己的孩子也像刚刚的描述,只能靠一些碎片化的内容填补生活的空虚。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对生活充满热爱,内心充实,能够在面对竞争和压力时自我调节,那么我们除了抖音快手游戏综艺以外,还可以去做什么呢?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学点儿什么,那学什么呢?我们认为艺术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首先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艺术类的课程不像学科类的课程,被赋予了过于超前和沉重的目标,不会给予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对于学科类课程来说,最直观的结果就是一个不超过三位数的分数,其他的内容好像都不被关注,如此重结果的方式,再加上以这个结果为标准的排名方式,会给学生很大的心理负担。而艺术类课程的评价标准是比较广泛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作品没有固定的标准,这也就给解放学生思维打下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基础。
其次,艺术创作的过程,通常是一种在精神上的探究过程,创作者需要通过文字,画面,声音,动作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慢节奏的输出过程,不需要像被提问一样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出一个标准答案,从创作到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的修改和调整,艺术创作不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只是为了达到某个分数而不得不学习的科目,艺术是一种可以引发思考的方式,激活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的催化剂。
然后,艺术作品创作完成后,将会通过某种形式进行展示,无论公开与否,都需要创作者对其进行一定的描述和讲解,对于孩子来说,作品表现了他对于某件事情,某个物品,某个人物的看法、观点和思考,那么展示的过程就是孩子输出自己思考结果的过程,同时也是与其他人交流自己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更是孩子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升级的良好时机,因为此时此刻,孩子们交流的内容不单单是某道题相对固定的解法,而是他们每个人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后,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结果。
最后,所有的艺术创作所换来的,定然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奖状,不是一摞摞重复的卷子,而是实实在在的作品,绘画、舞蹈、音乐、小说、微电影等等,这些作品并不一定要被行业内的大师或牛人看到,但从孩子想要创作某个作品,到进入到创作的过程,到展示作品并交流,到改善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后,继续新的创作,这一整个过程中,孩子所做的事情是真正可以改善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的。
现在相信大家对于艺术类课程的意义有了一些不太一样的看法,我们不能以学科课程的目标来要求艺术类课程,不能以学科类课程的授课过程来类比艺术类课程。教育应该是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产生深入的思考,而传统的课程由于其内容本身和老旧的评价标准的限制,无法形成像艺术探索过程中激发思维拓展的闭环。
那么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学习艺术课程,为什么要用编程来学习呢?
艺术包括了很多很多的形式,从美术的角度来说,比较普遍的认知是使用画笔,沾上颜料,在画布上创造“奇迹”,学习不同的绘画方法,了解一些名家名画等等。其实,纸上的美术对于现在的环境来说,是很受限制的,不是来源于外部,而是受限于自身,画在纸上的东西,就被固定在了纸上,我们无法修改已经落下的一笔,有时候只能选择重新开始。
如果是在电脑上,使用程序来创作呢?我们只需要修改几行代码,调整一两个参数,程序所构成的效果可能就会天差地别,那么在学生掌握了每一部分代码所对应的效果,和不同的参数对作品的影响方式后,直接创作动态的,随机的美术作品也将成为可能。编程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可变性,孩子对于不同作品的不同想法,通过少量的修改即可完成,而不需要重新画一幅画。
同时,编程作为工具,可以适配多种艺术形式,让孩子搭配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代码不只可以用来制作美术作品,同样也可以创作相当多的音乐作品,以吉他为例,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乐理知识,结合代码在电脑中创作一个虚拟的吉他,再对应到不同的键盘按键来模拟演奏。变得更高大上一些,学生可以将声音的大小与按键盘的速度或按下的时长关联起来,并且根据声音的大小操控程序中某个图形的变化,形成一种将声音可视化的过程。
其次,就像我们刚刚讨论艺术的时候提到的评价方法的问题,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编程学习评价方法,都还是在用老旧的学科式的评价方法,python和C++基本上被用于解决数学问题,不是模拟开发程序,而且依然脱不开考试排名的过程。将艺术课程的功能与编程课程结合,可以看做是对于编程本身的工具属性的一种较为直观的发挥,在青少年阶段让学生认识到编程只是工具,更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去利用编程。
说到应用的层面了,就接着来简单从未来的角度来说一下吧,我们最开始的时候提到,现在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而科技的发展方向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未来,则必然是个人工智能极其普及的时代,人们与程序的互动将是一种必然。曾经,有人不认识字,看不懂各类的指示标语,看不懂菜单,不知道怎么去找一本书;将来,有人不知道操作面前的全息投影,同样不能点菜,同样不能根路标前行,同样不能在图书馆里找到一本书。了解了编程的方法,就像是学会了文字的读法和意义,结合艺术课程本身的意义,孩子就掌握了在社会中永远不变的两件事:“能够沟通”和“拥有观点”。
我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无非如此,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对任何事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能够在与他人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找到提升自己的灵感。艺术编程,不以教授编程为目的,以艺术启蒙的路径、多元化的知识布局、与未来接轨的技术手段,来引导孩子热爱世界、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思维和创造力。
编程工具可以随意切换、学习内容可以无限增加、学历证书可以过度内卷,唯有思想和创造是永恒的核心。
每当我对身边的同事说我觉得编程是一门艺术的时候,他们总会无情地发出嘲笑声。“编程就是搬砖,和工地上盖楼的一样。”虽然被嘲笑过无数次,但我依然在心中默默地念叨着“编程,是一门艺术”。
学编程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要搞编程?为什么要使用
大量的体力和脑力来干这个东西?这三个灵魂拷问让新程序员热情澎湃,让老程序员泫然泪下,只有那些站在顶峰的人才会露出慈祥的微笑。心理路程冷暖自知。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
画家用画笔画出他的感悟,分享给别人欣赏;音乐大师荣音符弹奏出他的内心,向世人展示;建筑师盖起一座座高楼供大家参观。程序员呢?程序员用一行行代码,构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界面,供人观赏、交互,获取无限的愉悦感。
艺术是创作,编程也是创作,编程创作也需要灵感。用什么样的代码来完成什么样的效果,怎样的交互体验才能让人爱不释手,这都需要程序员的一根根头发来实现。所有的程序员一起,才创造出现在这个缤纷多彩的互联网世界,才让地球变成了真正的地球村。社交、网购、网络游戏等等互联网产品无一不是程序员们的伟大杰作。
都说程序员不爱说话,其实,不是程序员不爱说,只是和你说话太累。我给你谈逻辑,你给我谈理想;我给你谈方法,你给我谈想象;我给你谈思路,你给我说这样就可以。你给达芬奇说蒙娜丽莎笑得不够灿烂,达芬奇会理你?不是程序员不给你说话,是因为你无法理解为什么代码应该这样写,和你说话,太累。把a=1、b=2变成a=2、b=1,你没有程序员思维,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还需要一个c,你只会说:“换一下不就好了?”
编程是一门艺术,每一名程序员都是一个隐藏的艺术家,他们有思想,有逻辑,有理想,有热情。浩瀚星空等待着探索,无尽梦想等待着追寻。程序员的世界,是否你也愿意进来看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