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百科 > 正文

强规划引导、推部省合作、促产业转移……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摘要: 强规划引导、推部省合作、促产业转移……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每经记者:张蕊每经编辑:陈星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对...
强规划引导、推部省合作、促产业转移……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星

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对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主题是“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促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结合各地主体功能和发展定位,系统推进东部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西部地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东北地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转移有序开展,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区域比较优势有效发挥,分工协作不断深化,生产力布局持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等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向工信部提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 王伟 图片来源:工信部

需下更大力气推动解决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王伟坦言,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需要下更大力气推动解决。

为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从何处发力?

对此,侯彦全认为:“推动区域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集聚、梯度、联动的原则,不断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构建形成区域联动、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为此,他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建议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统筹我国制造业区域布局,做好分区指导、分类施策。

其次,在空间战略上,建议优化完善极点支撑、轴带辐射、板块联动的主体架构,构建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区域发展战略体系。

再次,在发展格局上,建议以“集聚—协调—绿色”为原则,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为纽带,着力发展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的全面提升,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最后,在治理机制上,建立健全区域产业链布局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多主体共同参与区域治理,持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上下联动性。

叶振宇也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引导一般性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促进东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二是鼓励建设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在产业转移的利益分配方面要有体制机制突破。

三是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要为产业转移创造较好的承接条件。

在回应每经记者提问时,王伟明确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完善各项落实举措,推动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